当前位置:首页  »  警民文化
守护公民信息安全,让“信息窃贼”无处遁形
时间:2025-05-06作者:警安在线 阅读:18917

微信图片_20250506092729.jpg

你是否经常接到各种骚扰电话、垃圾短信?是否因被骗子知晓个人情况而蒙受损失......



警情速递




近期,甘肃张掖市公安局甘州分局工作发现,当地一科技网络工作室以扫码领红包为由吸引老年人进行人脸识别、认证注册某APP账号以获取其公民个人信息。经网安民警进一步调查发现,其背后隐藏着一条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黑色产业链。

自2024年11月起,犯罪嫌疑人郑某某等人以网络公司为掩护,在多个互联网群组广泛发布招聘兼职信息,招募大量不特定人员实名注册相关APP软件账号,再将注册的账号卖给上级号商牟利。而这些账号许多成为了“引流加粉工作室”实施网络水军犯罪或为网络赌博等违法犯罪行为提供帮助。 

微信图片_20250506092746.jpg微信图片_20250506092750.jpg

目前,甘肃张掖公安抓获犯罪嫌疑人4人,查获涉及公民个人信息数据1000余条,涉案资金5万余元,扣押用于作案的手机5部、电脑1台,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普法时间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53条之一: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如何保护你的个人信息



1、社交分享要谨慎。在公共社交平台要尽可能避免透露或标注真实身份信息,晒照片时一定要消除个人隐私信息。

2、少注册多改密码。切勿在不正规或不可靠的网站、APP上注册填写个人私密信息,定期修改常用软件的密码。

3、不该填的信息不填。一般情况下,填写简历、登记、调查问卷时要先核实对方或网站的身份和资质,不要过于详细填写个人基本信息。

4、无用单据要销毁。快递收货单等无用的单据直接撕碎,或将姓名、电话、地址等个人信息涂黑,重要单据妥善保管。


图片

在日常生活中不轻易提供个人信息不随意点击不明来源短信及链接自觉增强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意识一旦发现此类违法犯罪行为主动举报。


素材|甘肃网警


  • “电子哨兵”又立功了!

  • 4月4日上午10时,一起向公安英烈致敬!

  • 暴力袭警!刑拘!

  • 春节期间全国社会大局稳定治安秩序良好

Copyright © 2019 警安在线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46744号-1 栏目电话:010-85266860 运营中心:13911738062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建立镜像。免责声明: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